欢迎访问苏州市生态环境局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本地新闻
“劳务代偿”新实践 10名企业志愿者转型“儿童环保导师”
来源: 引力播  发布日期: 2025-06-18 17:15   访问量:
“小朋友们知道雨水花园是怎么‘喝水’的吗?”在苏州工业园区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一堂别开生面的生态实践课近日开讲。10名身着红色马甲的特殊讲师,带领“童浦观察团”的孩子们用黏土制作雨水花园模型。这些讲师并非专业教师,而是通过“劳务代偿”机制转型的环保宣教志愿者,他们用生动的本地案例,将海绵城市、新能源等环保知识娓娓道来。

针对小额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苏州工业园区生态环境局今年以来突破传统经济赔偿模式,创新推出“劳务代偿”机制。经过严格筛选和专业培训,首批10名企业环保导师“上岗”,将生态修复责任履行与儿童生态教育精准对接。这一模式有效解决了小额赔偿执行难的问题,为企业提供了更具社会效益的履责通道,也加速企业信用修复进程。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实现了三重角色转换:在知识讲解环节,他们化身为“科普达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治水的故事;在模型制作环节,他们成为“创作伙伴”,指导孩子们制作雨水花园模型;活动结束后,他们又变身“后勤管家”,仔细整理教具、清洁场地。数据显示,仅两名志愿者在一天半的时间里服务参观群众近60人次。“这种形式比罚款更有温度。”参与企业代表说。

苏州工业园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创新实现了企业从被动担责转向主动参与、赔偿从经济处罚转向价值创造、教育从单向灌输转向互动实践的“三个转变”,同时也验证了该模式在小额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未来,“劳务代偿+环保宣教”模式将在苏州更多领域推广,为构建多元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供“苏州样本”。(苏报融媒记者惠玉兰通讯员孔令楠/文)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苏州市生态环境局(苏州市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办公室)
      开发维护: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宣教信息处
地址:苏州市竹园路6号狮山金融创新中心5号楼16层-18层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656号
网站标识码:3205000017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10219514号-1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