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天就是六五环境日,请问今年六五环境日期间活动有哪些安排?
回答:6月5日是环境日。今年环境日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进一步唤醒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包括今天新闻发布会在内,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将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和六五环境日主题,开展媒体宣传、环境文化、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4个方面10余项活动。前期我们已经启动了第七届生态文明在苏州摄影征集、学生主题绘画比赛,在公共场所布置了生态文明公益广告,组织环保设施单位向公众开放。
明天就是六五环境日,我们将协调媒体刊发市长署名文章。特别预告一下,今天晚上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将围绕“绿色护考”主题开展夜间执法;明天晚上地标建筑东方之门将为环境日夜景亮灯;6月20日,将举办苏州市生态环境系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环境宣教月主题演出,这几项活动欢迎各位媒体朋友现场观摩。谢谢!
2.刚才公报提到了2020年大气环境质量“十三五”以来最优,通过近年来大气环境治理可以看出苏州蓝天越来越多,PM2.5浓度越来越低,今年大气环境治理将有哪些新举措?又是如何助推“碳中和、碳达峰”工作的?
回答:十三五末,我市PM2.5率先在全省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与优良天数比例两项指标均排名全省第二,群众的蓝天获得感还是非常明显的。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应该来说也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感觉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今年国家大力倡导减污降碳,这为大气污染防治协同治理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同时,大气污染防治到了现今这个阶段,容易治的都治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也就要求我们今年在大气治理方面需要花更大的力气,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精准的对策。
今年苏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主要围绕“源头治理”这个主题,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
一是高质量推进项目减排。今年全市共排定3697项大气污染治理工程项目和17581项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任务,涉及工业、机动车、扬尘、生活源等各个环节,数量上较往年大幅提升,治理要求更高,标准更严,有效保障了大气治理项目的高质量、全覆盖。
二是注重VOCs和氮氧化物协同控制。重点加大VOCs和移动源深度治理。VOCs治理方面,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纺织、电子、木材加工等行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完成1858家VOCs排放企业清洁原料替代工作。全面开展67个街道220个企业集群5011家企业VOCs排查整治。对全市4000多个VOCs储罐全面排查,完善管理信息,加快推动治理。开展全市1128家企业活性炭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提升活性炭治理效率。移动源治理方面,年内出台扩大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用区和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市区实施全天候限行政策,强化限行区管理。制定出台国三以及下柴油车提前淘汰补助政策,引导主动淘汰。建设用车大户门禁系统管理平台,推进首批重点用车大户安装门禁系统,强化车辆运行监管。推进完成汽油年销量5000吨以上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工作,严控油气挥发。
三是提升科学精准治气能力。发挥苏州市大气环境质量优化提升战略合作优势,推进实施高精度清单编制、VOCs来源解析、大气环境分析研判、重点敏感区域优化提升、重点行业减排、移动源面源整治、驻点跟踪、差异化管控服务、工程项目核查等方面工作。重点在夏季和秋冬季开展排放大户专家帮扶指导,完善夏季VOCs自主减排指导意见,让更多符合要求的企业纳入管控豁免,提升企业主动治理的积极性。
此外,在低碳建设方面,我们也会围绕“减污降碳”的总体要求,今年将重点研究完善本地低碳发展机制体制建设,选择合适区域重点推进建设一批低碳示范区和示范企业。加快推动碳交易试点市场建设,开展重点企业开户、配额分配、核算清缴等工作,确保首个履约年份全市重点企业履约率达到要求。同时,今年我们也会在碳普惠方面开展一些探索研究,提高公众的低碳参与度,采取绿色发展模式助力污染减排。
3.近日,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我市就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情况进行实地检查,我市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有哪些成效,下一步工作是什么?(固体处)
回答: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于6月2日到3日到我市就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情况进行实地检查,通过走访调研、随机暗访、工作汇报、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我市落实固废法各项规定进行了全面体检,充分肯定了我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对我市下一步工作进行了科学指导和部署。下面我重点就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作简要介绍。
一是全面提升处置能力。全市危险废物处置能力达到34.7万吨/年,满足全市处置要求。建成5个小量危险废物集中收集项目,服务全市近3000家小微企业。全市危险废物焚烧处置平均价格下降至4000元/吨,降幅达到50%左右。二是全面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组织开展全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达标建设行动,2017年以来,累计完成近6000家企业规范化管理建设工作,“十三五”期间我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一直居全省前列。三是全面应用信息化管理。在全省率先实施危险废物网上申报工作,推行电子转移联单,实时掌握产生、转移、处置、利用信息。截至目前,纳入危险废物信息化管理单位逾1.5万家,约占全省36%。四是全面完成危险废物处置专项整治。2020年,全市共检查企业1.5万厂次,排查发现的11306个环境隐患全部完成整改,共对179家违法企业及个人进行行政处罚,共处罚金1154万元,配合公安部门查处涉刑案件6起,追究刑事责任21人。
下一步,我市将以省人大固废法执法检查为契机,深入打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推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各项法律制度落地见效。一要组织编制好专项规划。全面评估“十三五”我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进展和成效、存在问题及薄弱环节,有效衔接新《固废法》法律要求,明确我市“十四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目标任务,高质量编制《十四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二要继续提升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年内新增7万吨/年处置能力,满足全市中长期危废处置需求,全市危废焚烧、填埋平均处置价格基本稳定在3000元/吨和2000元/年,进一步降低企业处置成本。三要加快构建覆盖全市小量危险废物集中收集体系,为小量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提供一站式管家服务,全面解决小量危险废物处置难的问题。此外,持续加大危险废物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依法查处环境违法案件,从严打击危险废物涉刑案件,有效防范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
4.苏州以水著称,水环境质量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请问今年市生态环境局有哪些工作来进一步提升我市水环境?
回答: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篇之年,水环境治理要求更高、任务更重。对此,今年市政府与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签订了为期五年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合作协议,引进“国家队”为我市水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我们将坚持一个目标,推进两个流域整治、抓好三项重点工作,实施四个具体举措,不断推进全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争用五年的时间,打造“水清岸绿河湖美”的美丽苏州。
坚持水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一个目标。到“十四五”末,实现河流断面水质优Ⅲ比例100%,湖泊断面总磷持续改善。
推进长江和太湖两个重点流域整治。一是以通江支流水质提升为切入点,重点抓好“十四五”27个通江支流断面达标工作,确保长江干流水质稳定达到Ⅱ类。二是保障太湖主要入湖支流望虞河水质,推进太湖生态涵养区建设,实施生态修复试点工程,严格落实太湖特别排放限值要求,提升通湖支流支浜水质,加强蓝藻防控力度,不断改善太湖水质。
切实抓好“十四五”系统治水工作整体谋划、水环境治理责任落实、治水示范工程建设三项重点工作。一是根据国家、省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相关要求,以《苏州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要点》为基础,编制全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细化汇水范围,明确水质目标和治水任务,统筹谋划“十四五”系统、科学、精准、高效治水工作方案。二是在国省考断面的基础上,科学布设市考监测点位,将水质监测由大江大河进一步向支流延伸,建立国家、省、市三级水质考核评价体系,严格落实属地治水责任。三是围绕重点国省考断面,逐一排定与水质提升直接相关的工程项目,重点推进河湖生态恢复、分布式处理设施建设、河湖缓冲带建设、企业污水集中收集处置等项目,打造一批代表性、操作性强的示范项目,通过项目化推进切实提升断面水质。
重点实施“一断面一方案”攻坚、点源排查整治、湖泊治理研究、区域水平衡调查四项具体举措。一是在去年“一断面一方案”攻坚行动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扩大攻坚范围,加强问题排查,大力推进支流支浜整治提升、生活污水收集处置、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重点任务。二是依托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制定全市入河排污口编码规则,逐步实现入河排污口标志全覆盖,同时全面梳理全市直排入河(湖)的点源,形成直排入河(湖)的污水厂、工业企业清单,切实摸清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专项整治,进一步削减直排入河(湖)污染。三是围绕湖泊总磷问题开展专项研究,进一步摸清影响湖泊总磷的来源。以阳澄湖治理为切入点,开展湖体及支流加密监测和评估调查,找准阳澄湖治理的关键环节,大力推进支流支浜治理和水生植被恢复工程,力争实现湖泊水质的突破。四是结合国省考断面汇水区域,以乡镇(街道)为单元,根据区域供水情况和排放水量、浓度测算区域水平衡现状,摸清污水收集空白区和污水收集率低下的区域,为精准提升区域污水收集率提供有力支撑。
5.请问我市现在环境监测监控能力的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回答:环境监测监控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贯穿于环境管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目前全市环境监测监控工作的定位是“支撑、引领、服务”,目标是构建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网络,实现监测监控数据服务于执法、应急和监管。
目前,我市已建120个环境质量空气自动站、400个水质自动站、300个地表水环境监测断面、13个饮用水监测点位、130个土壤环境监测点位、19个地下水环境监测点位、45个生物监测点位、1249个噪声环境监测点位、46个降尘、降水、硫酸盐化速率监测点位、22个辐射环境监测点位及5套辐射自动监测系统,在全市化工园区(工业集中区)建成18套空气自动站和下游水质预警自动站,实现511套PM2.5设备污染源网格化监控联网,550家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联网、1459家排污单位用电监控联网、建成10套机动车遥感监测点位,自动站建设和污染源在线监控量居全省第一。形成功能上涵盖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点位上覆盖所有建制区县的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网络。
下一步,要持续统筹规划全市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建设,加快构建上下协同,省、市、县三级联网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网络,实现环境质量与污染物排放监测监控全覆盖。
一是在市区建设3个VOCs自动监测站点,构建苏州市光化学组分网,主要监测除甲醛外对臭氧生成贡献较大的116种目标化合物,通过对VOCs组分观测,强化VOCs排放源的精准管控,有效遏制臭氧上升趋势。
二是对现有水环境监测不同功能点位的布设与整合、监测方式方法的选择、监测指标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规划,构建统一的水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科学、全面反映苏州市水生态环境状况,推动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三是对照“十四五”省控断面、区域补偿断面清单,优化完善全市水质自动站建设工作,实现全市地表水自动监测数据国省市县四级共联共享。
四是系统提升我市19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集中区)监测监控能力建设,有效支撑工业园区(集中区)限值限量管理。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监控全覆盖,实现全过程监管,有效提升“非现场”监管能力。